京东进口业务的变局!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10-05 分类:新闻资讯
三方受益,第一是消费者,也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更便捷的获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第二是上游产业,其实也是在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其次是京东,此举让京东的国际化战略又前进了一大步

前几天,我随百度百家到硅谷学习之余参观游览了美国著名的葡萄酒乡纳帕山谷,美食美酒美景加上清新的空气真心让人流连忘返,感叹之余我也在想,什么时候能在国内便捷实惠放心的买到这些美酒?刚分析了一遍现在国内的海外购物平台,就听到消息说,刘强东带团去了法国,除了与法国政要见面,还要参观拉菲、玛歌等世界前五的葡萄酒庄。

这个消息倒不出乎意料,但显然,刘强东此行可不是单纯去品酒的。

京东上市后,为了加快国际化的步伐,一直在发力跨境电商。关于中国究竟在全球电商占据怎样的份额,我有查到一组2014年的数据:2014年中国的网购人数达3亿多,2014年全年中国消费者网购的进口商品市场规模约为1,891亿元人民币,中国进口食品市场规模达到了3300多亿人民币,年增速超过100%,进口母婴用品、保健品、服饰等商品也都保持在很高的增速。

京东初入跨境电商时,推出海外购频道,以生鲜食品为切入点,销量和口碑都还不错,但是,纵观整个行业的发展,将品类扩充延伸,问题就来了。最大的局限是传统进口业务中间渠道的繁琐,分出各个层级的经销商,这和传统的零售渠道非常相似,弊端也很明显,等待时间长、价格虚高、售后保障难、购物体验极差等等,另外,像拉菲红酒这样的热销品,还有不少假冒伪劣品参杂在市场上,品质更难有保证。

所以,京东如果延续传统进口业务的做法显然是事倍功半的,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卖货的,基本也就没什么前途了。不过我的担心似乎也有点多余,从去年中旬开始,京东开始尝试与越来越多的海外生鲜直供地合作,也就是“去渠道化”,而此次从顶级的葡萄酒切入“海外直采”,就是为去渠道化正名,此举不失为京东跨境电商的变局点。

变局一:京东自营模式保证进口商品品质

自营对于京东而言,无异于手中的一张王牌,京东在消费者心里根深蒂固的植入了“自营=品质”的信任,而在进出口业务上,为了确保产品的品质,京东的做法仍然是增强品控,进行直采自营。食品和其他品类商品不同,从原料原产地、制作车间、生产流水线、储藏室等都需要进行全面的考察监检测,在管理、投入、技术方面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和提升。

变局二:仓储—配送的接力赛

仓储和配送是跨境电商的难题,但是京东自建的物流体系与仓储已经形成了强势标准,加上直采自营,等于是对所有的环节负责。京东的进口业务,在海外与国际物流服务商合作,并且正在创建海外仓储,直采商品可以选择直接配送国内或储存在仓库,配合国内的物流体系,供应链管理和物流配送实现了很好的接力,凭借完整的体系标准实现更快更优的配送几乎不是什么大问题。

变局三:与进口国直接合作去渠道化,带动上游产业转型

这是京东跨境电商最关键的一个变局,去渠道化说起来很简单,几乎很多人都能想到如此理想的模式,但是执行起来非常难,原因一方面在于损害了传统渠道的中间利益,另一方面在于平台商的供应链集成能力的局限。刘老大这次带队去知名的葡萄酒庄进行深度合作,也是经过了一年多的积累和布局,才实现了“品牌商—京东—消费者”的流程。

而去渠道化的另一个获益者,便是上游企业。上游企业传统的角色是制造商,以低成本输出商品,获利极低,没有了中间渠道,上游企业实际上就转变为了品牌服务商,这个转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上游企业可以因此直接接触到平台消费者,获取直接的信息反馈,创建数据库,形成信息透明的良性发展。其次,上游企业可以直接控制商品的库存和需求,对上游的掌控,打破了中间渠道的灰色链条,还原商品的理性价格,极大程度上也是维护了品牌的形象。京东带动上游产业的转型,其实是先疏通实现京东自己平台的去渠道化,通过与海外的政府机构合作,再与品牌商家合作,实际上为拉动上游产业成为服务商进行转型增添了信任与保障。

归根结底,京东在进口产业的变局,是三方受益,第一是消费者,也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更便捷的获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第二是上游产业,其实也是在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其次是京东,此举让京东的国际化战略又前进了一大步!

更多关注微信公众号:jiuwenwang